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
励志的句子
励志的句子 > 绝句古诗 > 春望古诗原文 > 地图 >

春望古诗原文,杭州春望,东都望幸

春望古诗原文

  •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,护江堤白蹋晴沙。 城东楼名望海楼。 涛声夜入伍员庙,柳色春藏苏小家。 红袖织绫夸柿蒂,青旗沽酒趁梨花。 杭州出柿蒂,花者尤佳也。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,号为梨花春。 谁开湖寺西南路?草绿裙腰一道斜。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,草绿时望如裙腰。 【赏析】 此诗为长庆三年(823)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。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,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,最后两句为一景。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,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。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,有笼住全篇之势。作者原注云:城东楼名望海楼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中望海楼作望潮楼,高十丈。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。清晨登望海楼,极目远眺,旭日东升,霞光万道,钱塘江水,奔流入海,护江长堤,闪着银光。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,写得极其雄伟壮丽。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。杭州城内吴山(又称胥山)上有伍员庙。伍员,字子胥,春秋时楚国人。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,辗转逃到吴国,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、越国,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见疏,终被杀害。所民间传说:他因怨恨吴王,死后驱水为涛,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。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,夜入是想象之词,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,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,涛声传入庙中,特别清晰。苏小,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。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。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,点明季节,并以歌楼舞榭,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。应当注意的是,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,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。《唐宋诗醇》评这两句说:入字、藏字极写望中之景。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,不但展现了眼前景物,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,昔日杭州的繁华,上句气象雄浑,下句旖旎动人,富有诗情画意。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,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。红袖指织绫女子。柿蒂指绫的花纹。作者原注云: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。酒旗即酒招,代指酒店。梨花语意双关。作者原注:其俗,酿酒趁梨花时熟,号为梨花春。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。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,一句写妇女织绫。梨花飘舞,酒旗相招;红袖翻飞,绫纹绮丽。诗意之浓,色彩之美,读之令人心醉。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,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,结足春意。湖寺指孤山寺;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,即白沙堤,简称白堤。作者原注云: 查看更多>>
  • 东都望幸

    章碣 东都望幸 懒修珠翠上高台,眉月连娟恨不开。 纵使东巡也无益,君王自领美人来。

    【赏析】 诗贵真,也贵新:真则可信,新则可爱。俗话说:宁吃鲜桃一颗,不吃烂桃一筐,对于诗,也是如此。 晚唐诗人章碣这首七绝,是颗鲜桃。它同诗人其他多数诗篇一样,写得颇为新、巧。诗的头两句写:居住东都(洛阳)的宫女们懒得梳妆打扮,佩带珠翠,登上高台,盼望皇帝临幸;她们那双像初月一样美的弯眉,也因为怨恨而紧锁着。对于她们这样神情黯然、满怀怨恨的原因,后两句诗作了说明:原来她们知道,即使皇帝从长安东巡到洛阳来,也是要领着他的美人来的。也就是说: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是要落空的。 从字面上看,这首诗写的是宫怨,是东都宫女对君王的怨恨;实际上,这是一首隐喻诗,它的主旨不是宫怨,而是士怨,即准备应试的知识分子对主考官的怨恨。 章碣在唐僖宗乾符(874─879)年间进士及第。登第之前曾有过落第的经历。这首诗当是亲身感受,且实有所指的。据《唐摭言》记载:邵安石,连州人也。高湘侍郎南迁归阙,途次连江,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,遂挈至辇下。湘主文,安石擢第,诗人章碣赋《东都望幸》诗刺之。由此可知,这首诗是讥刺主考官高湘的。诗中的宫女,喻士人;君王,喻主考官;美人,喻走主考官后门的应试者。诗中所寓的真正含意是:准备应试的士人都满怀怨恨,因为主考官把自己的美人领来了,他们登第的希望落空了。不过,这首诗虽然讥刺的是某一个具体人,实则具有普遍意义,是对中晚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揭露。 全诗文情自然,比拟切至,妙用隐喻,而能使人心领神会,感到含蓄有味。诗的语言也颇有特色。三、四两句自然流畅,犹如口语。一、二两句瑰丽多姿,雕饰工巧。懒修珠翠、眉月连娟等寥寥几字,把宫女姣美的形貌和懒洋洋的情态描绘得惟妙惟肖。愈写出宫女之美,愈显出君王之恶,是富有表现力的。 诗中形象优美,除别有寓意外,仍然具有作为宫怨诗的完整的意境。方干《赠进士章碣》诗云:织锦虽云用旧机,抽梭起样更新奇,这首小诗用的虽是传统的比兴手法,却写得新颖别致,也可以说是用旧机织出的新锦吧。

    查看更多>>
  • 登咸阳县楼望雨 韦庄 登咸阳县楼望雨 乱云如兽出山前,细雨和风满渭川。 尽日空濛无所见,雁行斜去字联联。 【译文及注释】 1、尽日:整日。空蒙:迷茫,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。 2、字联联:接连不断。 【赏析】 该写诗人登上咸阳县楼看到的秋雨的景象。诗的第一句,以乱云如兽渲染了雨前的气氛,仿佛要有一场凶猛的雨;可是诗的第二句一转,刦是刮起了柔和的风,下起了蒙蒙细雨,而且下了一天,这正写出了秋雨绵绵,不同于夏天的疾风暴雨的特点。诗的后两句写雨的景象,以空蒙无所见衬托雨中只有南飞的大雁,而空中的雁行又反衬出秋雨中天地的空蒙,构成了一幅迷茫冷落的秋雨飞雁图。

    查看更多>>
  • 望岳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 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 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【译文及注释】 泰山呵,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? 你既挺拔苍翠,又横跨齐鲁两地。 造物者给你,集中了瑰丽和神奇, 你高峻的山峰,把南北分成晨夕。 望层层云气升腾,令人胸怀荡涤, 看归鸟回旋入山,使人眼眶欲碎。 有朝一日,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,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,一览无遗! 1、岱宗:泰山别名岱,居五岳之首,故又名岱宗。 2、钟:赋予、集中。 3、决:裂开。 4、凌:跃上。 【赏析】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,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。诗以望入题,赞叹东 岳,讴歌造化。希望凌顶而小天小,以抒雄心壮志。开首两句,写泰山的高峻伟大,先写对它的仰慕,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。 三、四句写近望,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。五、六句写遥望,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,心胸为之荡涤。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。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,敢于攀登之雄心,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。会 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。

    查看更多>>
  • 登乐游园望
  • 金陵晚望
  • 奉和御制春台望
  • 望驿台
  •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
  • 江陵愁望有寄
  • 望人家桃李花
  • 望夫石
  • 金陵望汉江
  •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
  • 望鹦鹉洲怀祢衡
  •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
  • 农家望晴
  • 望天门山古诗
  • 望洞庭古诗
  • 古诗春望
  • 杜甫 春望
  • 望天门山李白_望天门山古诗
  • 望洞庭刘禹锡
  •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
  • 黄庭坚 望江东
  • 贺铸 望湘人
  •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
  • 白居易 望驿台
  • 柳永 望海潮·东南形胜
  • 春望的诗意
  •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
  • 优秀诗歌赏析:望洞庭
  • 优秀诗歌赏析:春望
  • 望造句
  • 一望无际的造句
  • 关于小望的座右铭
  • 一望无际造句
  • 用德高望重造句
  • 凭栏望,听风吟,兀自的流连
  • 《夏有乔木雅望天堂》经典台词
  • 望天上云卷云舒,去留无意
  • 今夜月明人尽望
  • 苦忆旧伤泪自落,欣望梦愿笑开颜
  • 有关春天的古诗
  • 关于春天的古诗
  • 春夏秋冬的古诗
  • 描写春天古诗词
  • 春风古诗句摘抄
  • 有关春节的古诗
  • 《诗经》里最美的句子,原来古文这么美
春望古诗原文
春望古诗原文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春望古诗原文,经典的春望古诗原文,2025春望古诗原文等,希望大家喜欢。 更新时间:2025/02/19